场上焦点 | 美国男篮怎么了?世界杯惨败背后的真相是什么?
当美国男篮以111-113输给德国队止步半决赛时,社交媒体炸了。这支由爱德华兹、布里奇斯领衔的“平民梦之队”,居然连决赛都没进?要知道过去七届世界杯他们拿了五冠,这次却连领奖台都站不上去。更讽刺的是,赛后德国球员泰斯直接发推:“美国队该把‘梦之队’商标注销了。”
【球星缺席真是致命伤吗】
詹姆斯、库里、杜兰特集体缺席确实削弱了阵容,但真正致命的是建队逻辑的混乱。看看12人名单:6个后卫(布伦森、哈利伯顿、里夫斯等),却只带2个纯内线(小贾伦·杰克逊、波蒂斯)。对阵立陶宛时,对方2米13的瓦兰丘纳斯一人抢爆8个前场篮板,美国队全场篮板输了16个。主教练科尔坚持的“五小阵容”在FIBA规则下就像用水果刀砍大树——去年欧锦赛冠军西班牙队的平均身高可是2米01。
【国际篮球的进化超乎想象】
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,科比那记“3+1”绝杀西班牙吗?那时候美国队靠个人能力就能碾压。现在呢?塞尔维亚的博格丹能投进7个三分,德国的施罗德能狂砍30分——这些NBA角色球员回到FIBA赛场全成了大杀器。更可怕的是团队配合:加拿大对阵美国时,亚历山大+巴雷特+狄龙的组合打出了17次助攻,而美国队全场只有12次。国际球员早就不吃“英雄球”那套了。
【科尔体系水土不服】
勇士队那套传切体系在世界杯彻底失灵。对阵德国关键时刻,科尔居然让1米93的里夫斯去防2米11的泰斯,结果被连续强吃3个。反观德国主帅赫伯特,专门设计让奥布斯特绕双掩护投三分,单节5中4打崩美国。更离谱的是,美国队本届世界杯三分命中率仅31.2%,在八强球队里垫底。当哈里伯顿这样的组织核心场均只打18分钟,你就知道科尔根本没适应FIBA的48分钟节奏。
想真正重返巅峰?美国篮协得学学西班牙的建队思路:提前3年确定核心框架,每年夏天拉练至少15场国际热身赛。别忘了,明年巴黎奥运会要是再翻车,“梦之队”这块金字招牌可真要成历史名词了。
詹姆斯、库里、杜兰特集体缺席确实削弱了阵容,但真正致命的是建队逻辑的混乱。看看12人名单:6个后卫(布伦森、哈利伯顿、里夫斯等),却只带2个纯内线(小贾伦·杰克逊、波蒂斯)。对阵立陶宛时,对方2米13的瓦兰丘纳斯一人抢爆8个前场篮板,美国队全场篮板输了16个。主教练科尔坚持的“五小阵容”在FIBA规则下就像用水果刀砍大树——去年欧锦赛冠军西班牙队的平均身高可是2米01。
【国际篮球的进化超乎想象】
还记得2008年北京奥运会,科比那记“3+1”绝杀西班牙吗?那时候美国队靠个人能力就能碾压。现在呢?塞尔维亚的博格丹能投进7个三分,德国的施罗德能狂砍30分——这些NBA角色球员回到FIBA赛场全成了大杀器。更可怕的是团队配合:加拿大对阵美国时,亚历山大+巴雷特+狄龙的组合打出了17次助攻,而美国队全场只有12次。国际球员早就不吃“英雄球”那套了。
【科尔体系水土不服】
勇士队那套传切体系在世界杯彻底失灵。对阵德国关键时刻,科尔居然让1米93的里夫斯去防2米11的泰斯,结果被连续强吃3个。反观德国主帅赫伯特,专门设计让奥布斯特绕双掩护投三分,单节5中4打崩美国。更离谱的是,美国队本届世界杯三分命中率仅31.2%,在八强球队里垫底。当哈里伯顿这样的组织核心场均只打18分钟,你就知道科尔根本没适应FIBA的48分钟节奏。
想真正重返巅峰?美国篮协得学学西班牙的建队思路:提前3年确定核心框架,每年夏天拉练至少15场国际热身赛。别忘了,明年巴黎奥运会要是再翻车,“梦之队”这块金字招牌可真要成历史名词了。